李學勇在徐州調研時強調 加快推進東隴海經濟帶建設
本報訊 (記者 任松筠) 省長李學勇7月17日在徐州調研考察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明確要求,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加快推進東隴海經濟帶建設,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東隴海經濟帶建設,產業是基礎。李學勇對徐州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情況十分關心。徐州國家高新區是蘇北地區首家獲批的國家級高新區,目前已形成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車輛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區內的國家級安全科技產業孵化器著力打造安全科技這一戰略產業。李學勇認真察看入駐企業的一項項最新科研成果,聽說不少已經實現產業化,他十分高興,勉勵開發區營造更好環境,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李學勇指出,要發揮好沿東隴海線地區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平臺載體作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邁向中高端。徐工集團在全球工程機械市場遇冷的情況下,持續加大研發和技改投入,積極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開拓國際市場。李學勇深入到徐工研究院考察,詳細了解徐工整體發展以及國際化進展情況。他指出,越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越是要堅持自主創新、打造自主品牌,越是要加強企業管理、提升產品質量。要抓住實施“一帶一路”等戰略的重大機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格利爾光電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LED照明控制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企業去年利稅率達到20%;徐州燃控科技公司開發的節油節能環保型鍋爐點火燃燒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企業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和利潤同比均增長了50%。李學勇勉勵企業立足市場需求,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實現提質增效升級。
賈汪區西南部的潘安湖濕地原是采煤塌陷地,經過修復再造、景觀開發,如今已是生機盎然,成為全國采煤塌陷治理的范例。
李學勇指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大力度開展生態修復,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建設東隴海經濟帶生態走廊。
加強城鎮建設,也是東隴海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內容。李學勇來到賈汪區馬莊村。近年來通過村莊環境整治,該村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等稱號。李學勇隨機走進村民耿新會家里,得知她家不但通上了自來水、電和寬帶,還用上了秸稈沼氣。當地負責人介紹,馬莊村采用集中秸稈沼氣技術,村民用15公斤秸稈可換2立方沼氣,不僅解決了農村秸稈焚燒問題,而且還為村民提供了管道用氣。李學勇充分肯定這一做法,希望有關部門加以總結推廣,探索一條農村秸稈沼氣工廠化生產、規模化建造、產業化經營的新路。他指出,要進一步提升城鄉統籌水平,使群眾更多得益受惠。
調研中,李學勇希望沿東隴海線地區認真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打造沿東隴海線城鎮軸,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東隴海經濟帶加快發展和蘇北全面小康建設。
省政府秘書長張敬華,省有關部門、徐州市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